浅谈教师心理自我调适

2012-03-31 15:08:00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45898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要爱事业,爱学生,讲究师德修养,但少有人提及教师还要“爱自己”。随着中职教育的全面改革,招生人数的滑坡,学生素质的下降,工作负担沉重等等,这一切都会对教师的职业态度、工作绩效乃至身心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一问题到了引起我们重视的时候了。

笔者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对教师心理亚健康这一问题知之深、感之切。过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年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焦躁、多虑,老是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对不起学生家长和社会,课堂上给学生讲不完的道理,操不完的心,劳不完的神,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有时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这就是我近年来的心情写照。不仅是我一个人,而且许多同行都有同感。显然,自己心理存在问题。

凡事总得想一想,就会明白。教师主要的心理压力源,首先,教师的工作量较大,这是我校教师的共同感触。其次,学生素质普遍下降。现在的学生跟以前的学生存在很大差别,旧的一套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而且,中职生处于幼稚与成熟的转换期,比较难教育。另外,学校的管理制度,社会的环境压力等都是教师的主要心理压力来源。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教师心理调适的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改变自我法。将改变自我,自强不息放在第一位,从而达到教育的自在境界,提升其人生的层次。生活中的压力可能并非来源于所陷入的生活困境,而是来源于我们对这些生活经历所采取的反应。所以改变自我是应对压力的首要途径。你无法控制生活降临于你头上的打击,但你可以控制你对于这一打击的态度。在面临心理压力时,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压力占据你的头脑。保持乐观是控制心理压力的关键,我们应将挫折视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要养成消极的思考习惯,遇事要多往好处想,努力在消极情绪中加入一些积极的思索。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
2. 多角比较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爱向上攀比,总以为自己的生活不尽如人意。别人的能力、水平与自己差不多,凭什么生活比自己优越,由此而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态,常有一种失意之感。要调整这种心理的失衡,就要尝试换个角度想问题,抽空去想一想或回味一下那些令自己快乐的事情,也可采用找寻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这样就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
3. 巧用暗示法。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里,潜在着一种特殊而又神奇的力量。有的人借助这种力量而一举成功,有的人却因与之交臂而一生无为,这一神奇的力量即是暗示。利用潜意识中的自我暗示是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暗示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我们要学会并坚持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选择一个积极的心态介入生活,这是一种获得心灵平衡的极好方法。如在发怒时,提醒自己不要发怒,在忧愁时劝说自己烦恼就会过去等诸如此类,对抑制不良情绪都会大有益处。而当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时,可用想像置身海边等优美景点的方法来消解压力。
4. 团体互助法。感受到压力大,越不该把自己困在房间里独自烦恼,不妨多与好友会面,可为你带来灵感和解决困难的启示。培养一项与几项健康的业余爱好可以调节身心,增添生活情趣,缓解心理压力。可以习书画画,在优美的碑帖中领略先贤墨宝,在雪白的宣纸上挥毫泼墨抒发性灵;可以湖边垂钓,静坐草坡,清风徐来,凝望湖面,神思与湖水合为一体,必能克服浮躁,保持心灵的宁静;可以提上相机,拍下自然风光、世间百相,其乐也融融;也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喝杯茶去;还可以唱歌吟诵,仰天长啸,独得其乐。
    另外,睡眠及饮食调节法,呼吸调节训练法,借助运动法都是不错的调节心理的方法。
    从我做起,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中,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才能适者生存。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应有的位置,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有意识地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基础部
刘平良

 



扫一扫分享本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