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2020年度质量报告

2021-03-30 10:15:50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45898

1  基本情况

1.1  学校基本情况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是创办于1984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全日制首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隶属陕西省教育厅。目前是建材行业西北地区最大的、陕西唯一的一所建筑、材料类中等职业学校。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总占地面积61.353亩,建筑面积24303平方米。

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核批准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被全国建材协会评为“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和“全国建材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单位。学校牵头组建了陕西建筑建材职业教育集团。连续多年被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荣获“陕西电梯业先进集体”。

学校以“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管理精校”为主线,坚持“人性化、技能化、市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内涵建设,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创建一流、精品、特色职业学校。

1.2 学生情况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现有在校生1650人。2020年毕业生总共615人。参加单招考试87人,自主择业62人,当兵5人,升入五年高职157人,安置就业304人。

1.3教师队伍。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现有教师99,生师比16.67。其中专任教师74人,兼职教师25人。学校在编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8%。中级职称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6%。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54人,占专任教师的75%。其中63人具有中级职业资格或高级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数的63.6%。

 

 

1.4设备设施。

学校实习实训仪器设备总值2520万元,生均1.52万元,总工位数1597个。图书4.7万册,电子图书12.1万册。通过多年来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投入,学校硬件设施先进,教学大楼、实训基地、学生公寓等教学生活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校园境整洁优美,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实训和生活条件良好,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基本达标。

 

2  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善于创业竞争的高素质劳动者。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强化学生个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与方法;注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和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法制、交通安全、卫生保健、黄赌毒等知识教育。

我校选手在陕西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取得二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2.2  在校体验

  我校积极抓好学生活动,对现有的社团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第二课堂利用社团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抓好重点社团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对现有的社团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利用社团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9-2020年开展活动有:1、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2、感恩教师节活动;3、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吾辈自强纪念九一八爱国主义教育;4、第29期业余党校;5、中职学校联盟“篮球友谊赛”; 6、组织团学干部户外素质拓展;7、中职学校合唱比赛;8、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9校园安全教育专题讲座;10、跳绳比赛;11、元旦游艺会等活动

 

   2.3 资助情况

奖学金与资助评选、发放严格按照学校制度执行,资助办公室为全校在校学生免学费1544人、助学金434人、生活补助1198人。精准扶盆106人(省内97人、省外9人)。2020-2020第二学期评选表彰一、二、三等奖学金及优秀学生干部171人。国家奖学金3人.及时协助财务科为20级新生办理中职资助卡、保险。

2.4  就业质量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学校从专业能力、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培训。首先,让学生明白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形势,了解就业的影响因素,明确自己就业方向,逐步学会观察分析就业形势,形成自己的就业观。其次,加强在校学习时的就业能力教育,使学生知道就业需要有真才实学和能力,使学生明白有能力才能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择业。最后,进行毕业前的就业技巧教育,向学生介绍求职就业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加强对教学见习的实效,完善实习的跟踪指导,在学校开展模拟招聘会,经过就业能力培养和培训后,学生就业稳业能力明显提升,用人单位满意度明显提高。

1、 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今年我校毕业生总共615人。参加单招考试87人,自主择业62人,当兵5人,升入五年高职157人,安置就业304人。2020年我校毕业生分为五个专业,硅工专业毕业生36人,参加单招3人,安置就业33人;机电专业毕业生118人,其中高机电26人,初机电92,安置就业76人,上单招40人,当兵2人;电子专业毕业生39人,其中安置就业32人,自主择业7人。电梯专业毕业生216人,参加单招38人,自主择业28人,当兵3人,安置就业147人。施工专业49人,其中高施工13人,初施工36人,6个单招,27个自主择业,16人安置就业。


 


今年毕业生就业主要特点是:

①.毕业生年龄偏小,我校初中专学生学制三年,两年后到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年龄不满18岁,无法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达不到用人企业需求,这62个学生选择自主择业。

②.今年参加单招考试的学生8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4%,择自主择业或留校继续学习参加单招考试升学学生逐年增多。

③.有5个学生选择当兵,当兵学生人数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2.5 职业发展

①、今年我国发生的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就业有些冲击,但我校各个专业的就业并未受影响,全部毕业生顺利安置就业。

②、通过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公共卫生事件,我们了解到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的能力和速度很快,5月份以后企业大量需要一线技术岗位工人,目前我校的毕业生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目前中职学校招生难和企业用人急的矛盾逐年突出。

③、因为中职学校是注册制入学,很多学生的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较低,对自身要求低,还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国企和上市公司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逐年提高。

④、用人单位对硅酸盐工艺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和电梯专业的学生需求量很大,这些专业学生很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今后需加大这些专业的招生。

⑤、选择参加单招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多。占毕业生总数的百分之十四。

 

3. 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及调整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立足服务社会,立足促进学生就业,科学合理开设专业课程。围绕陕西建材大的发展战略,我校构建专业课程+就业课程的体系,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建材精品专业。在办好原有传统及特色建材专业的同时,重点加强1+X证书的课证融合,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电梯方向)、施工、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向3D仿真、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专业着手,加快发展面向新兴产业的专业,积极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3.2 教育教学改革

保障专业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职业学校提高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推动各专业面向市场办学,办出职业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了专业学校的统筹领导下,结合用人单位自主设置课程并强化专业质量控制, 学校进行宏观规划指导和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学校中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学校多次召开学生、班主任、教师会议,严格学籍管理的各项要求并严格执行,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职业学校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推进2+1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全面开展技能竞赛,将技能训练和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作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和就业推广的良好渠道,每个专业每年均开展学生、老师参与的技能竞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竞赛的经历。

一年来,取得的部分成果如下:我校选手在陕西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取得二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专业部、基础部教学团队荣获陕西省教师能力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学校教学团队成员郭利萍、李英赞、刘峰、李松彪荣获全国教师能力比赛一等奖,这是陕西中职的第一个一等奖。土木工程专业部、机电工程专业部、电梯工程专业部荣获省教科院组织的微课程一等奖。

3.3  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

没有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的校内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实际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教学、教育技能。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把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次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了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

2020年一年间,学校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培训,学年有5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1+X证书、国家及教师培训,各部门申请的各类培训。另外学校还十数次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对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培训,着力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3.4 规范管理情况

2020年,为规范管理,学校对《教学进度计划制定与管理规定》《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课程标准的制订原则及管理办法》《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等文件进行了修订,增强了管理的规范性。

3.5 德育工作情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灵魂。在学校党委正确领导下,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通过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后勤服务等渠道全方位的把立徳树人融入思想道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2019《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我校成立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学校德育体制机制,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融入各项活动,形成全校协同育人的网络系统。

①、为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深入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构建全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我校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学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一)开足开齐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并积极改革创新思政课授课形式、方式,通过开展课内课外德育活动、加强思政课社会实践等,切实提升我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二)推行课程思政工作,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培育学生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注重德育管理人员、班主任的选聘和培养。

③、劳动教育情况:为深入贯彻落实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成立了《劳动教研组》,以教学党支部支委党员、思政教师为成员,并开展了教学研讨会。学校在2020年秋季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三二分段制学生每学期4学时,三年总课时24学时。三年制学生在校2.5年,每学期4学时,总课时20学时。学生的劳动课学习形式以理论学习+劳动实践的方式开展。理论模块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实践劳动由学生工作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负责学校大环境区域卫生、文明宿舍评比、社会公益劳动等方式开展,将劳动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引导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6党建情况:认真履责,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迎接政治巡察。严肃对待省委教育工委第一巡查组对学校党委进行政治巡察。巡察中学校党委和党员干部如实反映问题、积极支持工作,守纪律、讲规矩。对巡察组巡察期间提出的教职工劳动纪律问题,学生上课问题,食堂、超市标识问题认真办理、按期反馈,做到条条有结果、事事有回音。

加强责任落实。制定《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2020年党委工作要点》。召开2020年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及稳定安全工作会议,党委书记与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校领导与分管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责任书。

加强思想建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党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1次,各党支部全年集中学习8次。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学校领导多次赴子洲县走访慰问帮扶贫困户,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

加强组织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文件规定,圆满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党员积分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七一进行优秀表彰,年末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并进行了民主评议党员。

履行监督责任。学校纪委制定《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2020年纪委工作要点》。对学校2018、2019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校纪委监督所有建设项目部门负责人与乙方签订廉洁协议,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中层干部任中廉政法规考试,要求年末中层干部提交廉洁总结。

做好宣传教育。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网、校报等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廉洁教育、感恩教育。充分利用抗疫活教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成功经验、优秀事迹和先进人物。

做好群团工作。校工会、校团委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校工会完成 “职工之家”建设。三八节组织线上答题,六一给教职工未满十四周岁子女赠送购书卡。开展咕咚、办公室瑜伽、趣味运动会、气排球比赛等运动。开展“送清凉、送健康、送慰问”和帮扶生活困难教职工等活动。校团委与铜川博物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陕西四院援鄂医疗队来校做先进事迹报告。校团委与学工部共同组织安全疏散演练、女生心理健康讲座、法制讲座、消防演练、青春合唱比赛等各类活动。

 

4  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我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扩大校企合作覆盖面,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间各层级交流互动,结合学校各专业部特色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除延续与上海三菱、蒂森克虏伯、广州日立、中兴通讯、华天科技、吉利汽车、陕重汽、尧柏水泥、海螺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关系外,在校企联合办学、共建实训基地、承办行业、企业技能大赛方面均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环境提升等方面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通过与企业的交流保持专业活力,培养出适用当前行业、企业发展所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此外,学校在校企合作的形式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整合学校、企业独有的优势资源,共同开发适应当前企业一线在职人员培训及在校学生实训的教学资源,并通过线上平台最大限度的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贡献,突破了传统教学、培训模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对学生的实习非常重视。学生实习分为两个大的方面:校内实习和顶岗实习,校内实习包括机电专业的金工、机加、焊接、数控等,材料专业的参观实习、物检、化检等,土木专业的工种实习、测量实习等,电梯专业的认识实习、维保、检修实习等。顶岗实习,是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各专业部、招就办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挑选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企业进行安排。并在实习过程中注重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提高实习就业的稳定性;积极跟踪学生实习情况,提供必要指导,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并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激励在校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为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陕西建筑建材职业教育集团是2009年经教育厅批准,由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牵头组建成立的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践培训、就业指导、教育科研为一体的职业教育集约化团体。现有成员160家,知名企业80多家。集团坚持以推进建筑建材业快速发展为目标,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合作交流、共赢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引领、协调、沟通、共享、服务”为工作重心,以“依靠政府、依托企业、服务社会”为工作思路。以诚信为本,以中职教育为主体,以行业为支撑,以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教学、培训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集中和整合现有资源,构建跨区域、跨行业、多渠道的办学体系,共同联手培养建筑建材行业急需人才,实现资源共享,推动集团内学校做大、做强、做优、做特。

 

5  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我校非常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创新,为学生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多年来培养了数万名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陕西建材行业、电梯行业、建筑行业、机电应用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5.2  社会服务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组织校内优质师资开展水泥行业企业在职人员培训,根据具体培训需求及培训群体的差异,编排培训课标,已逐步组建出一支适应当前企业培训需求的讲师团队。另一方面,学校也在积极向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申请,加入“企业现代学徒制”培训机构目录,投身我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由学生志愿者团队,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团队常年参与社区活动。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学校在周边很多水泥厂都设置了培训点,解决企业技术问题和培训问题。通过开展这些服务,向公众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和职教学生风采,传播职业教育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展示了我校办学条件及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了职业教育影响力增强了社会对职教人才技能培养和实践教育的直观认识。 

5.3  对口支援

继续按照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要求,2020年进行两次探望慰问,实地了解我校定点帮扶的子洲县三川口镇阳湾村贫困户郝建亮夫妇家的生活状况,掌握他们遇到的困难并及时解决。并给予他们精神鼓励,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致富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坚决防止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受助情况:在我校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免除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并且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每生一次性补助精准扶贫助学3000元(此项目只覆盖本省户籍学生),学生可在每年开学时按要求申请,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后,报送相关部门给予审批、发放。2017年秋季:66人受助,受助金额17.44万元;2018年春季:79人受助,受助金额30.52万元;2018年秋季:84人受助,受助金额34.46万元;2019年春季:81人受助,受助金额20.98万元;2019年秋季:120人受助,受助金额39.84万元;2020年春季:119人受助,受助金额64.59万元。新学期报名时,针对部分家庭条件困难(非建档立卡户)等学生,在村和乡镇出具证明的前提下,分别给学生免除住宿费和书本费。并且,学校针组织部分家庭经济相对困难且好学上进的学生开展校内勤工俭学活动,每月每人发放相应劳务费,解决学生吃饭问题。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根据省财政厅《陕西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预算单位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陕财办采[2019]16号)文件要求,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推进消费扶贫的号召和要求,2020年11月,后勤服务中心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平台》采选扶贫产品,进行了询价对比,经电话沟通联系后确认了包括小米等在内的三种扶贫助农产品作为本次教职工消费扶贫产品发放给大家。2020年全校154名教职工共购置扶贫产品2万余元,切实为脱贫攻坚贡献额外力量。通过扶贫网购买产品,能够切实体现精准扶贫,同时做到公开透明,利国利民,并且教职工们拿到手的东西也都是家里必备的农副产品,新鲜又实惠。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践行“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的具体体现,是职教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际行动。学校定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精准资助工作的力度,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学校还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了一对一、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对我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施一对一帮扶,从生活上思想上共同使学生成长起来,效果显著。

5.4 服务抗疫

疫情期间,省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及《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主动联系企业,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组织优质教师团队,利用学校线上教学平台(超星),协助企业提升一线职工专业能力,同时,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寒假期间协调材料专业部、电梯专业部、机电专业部多个职能部门制定培训方案及课程标准,发动学校9名资深教师专门为此次培训活动录制教学课件,累计制作8门专业课程,共计112节录播课件,开设电工班、维修班、质检班、巡检班、工艺班,5个岗位培训班,于2月27日至3月25日共计培训280多名水泥企业一线职工,助力企业疫情期间的防疫工作及正常生产。

 

6  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2020年经费情况:我校在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日常公用经费64.41万元,人员经费1040.81万元,2019年国库财政结转资金907.49万元,2020年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中央奖补资金1223.17万元,中职生均经费290万元,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资金714.14万元,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补助资金10万元,合计4250.02万元。

我校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日常公用经费398.81万元,用于水电费、办公费、日常维修等。人员经费1697.95万元,用于在职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纳、采暖补贴、外聘人员工资、学生生活补贴、助学金、困难学生补助等。非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2153.26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校园环境改善等方面。

6.2  政策措施

学校坚持多元化办学方向,推行职业教育市场化、集团化运作模式。支持打造精品示范专业。按教育教学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就业方向课程的课程体系,在办好原有传统及特色专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坚持走现代职业教育创新之路。探索建立符合现代服务业和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过合作办学及共建精品专业,促进职业教育整体办学理念和水平提升,培养和造就大批一线操作型、实用型人才,进一步突出技能要求,突出职业特色、地方特色、学校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培训水平。四是强化职业教育现代管理制度建设。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提升职业学校办学竞争力。

7  特色创新

7.1 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卓越成效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具体实施中,结合专业特色,将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有机融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土木工程部2020年实施的教学单元《辉煌的中国梦 美丽的中国桥》为例说明课程思政建设基本情况:

①、设置思政主线进行知识的融入

知识主线为桥梁施工图的识读,思政主线为国家道路桥梁建设事业取得的成就。通过引导学生查阅不同时期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基本情况,在对比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播放《辉煌中国》之中国路中国桥的片段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体会一个世界强国正在崛起,同时总结视频中出现的桥梁类型,引导学生再次查阅资料对桥梁进行分类;最后将自己对桥梁事业的热爱融入自己的纸桥作品,进行讲解展示。


       

                                                                                 学生讲解关于桥的红色故事


  

                                                                              师生探讨桥梁建设成就

②、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相结合

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有的思政内容特征明显,比如《辉煌中国》、《超级工程》视频的播放,组织学生讨论观后感,属于显性思政。让学生直观感受祖国的强大;更多的是隐性思政的渗透,比如识图课程中强调耐心、细致,学生图纸绘制完成后擦掉的像皮屑及时收拾干净,将职业素养进行融入等。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                   


③、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建设

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学习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国传统民居、红色建筑等,比如在《施工技术》课程中以“火神山医院建设”为例学习装配式建筑;在专业线上课程中拍摄《神奇的建筑》模块,分别围绕“大美建筑”“故宫”“高层建筑”“BIM技术发展”“装配式建筑发展”五个主题组织教学,“课程思政”与专业相融合,从中提炼更多立德树人的红色文化和先进文化。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明确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及情商能力。

  

7.2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注重技术技能培养,机电工程专业部进行了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行模块化教学,加大机电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广泛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通过创设工作环境背景和学习情境,采取“教、学、做、考”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替代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①、模块课程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设《钳工技术模块》、《电工技术模块》、

《电子技术模块》、《焊接技术模块》、《机械加工模块》、《维修电工模块》、《机械基础模块》、《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模块》、《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块》、《数控加工技术模块》等课程。

根据模块课程教学标准,机电工程专业部下达指导性教学方案,教学实施方案由课程负责人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制订,课程所在专业负责人进行审核,所在专业部审定,教务科批准后组织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进行模块化“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②、教学实施

模块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验实训环节进行组合,

通过创设工作环境背景和学习情境,采取“教、学、做、考”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替代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钳工技术模块》开展创新项目教学,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加工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8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钳工模块》课程本学期首次开展装配钳工模块创新教学,结合学校实训条件,立足现有实训设备,两位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努力尝试,保证教学项目顺利开展。通过项目教学,一是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成为能工巧匠;二是为后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了解常用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教师演示,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


 


       第二步,利用多媒体动画播放减速器拆装过程,直观展示减速器的拆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第三步,了解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及应用。带领学生参观机械基础实训室,看看实训室陈列的机械零部件。



      第四步,了解减速器的工程应用,参观学校水泥生产线及锅炉房。

 

 


第五步,具体拆装减速器,了解结构及传动原理。


 

 

钳工技术模块》机械设备拆装创新教学环节,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

《机械加工模块化》课程按要求包括了机械加工、金工及工艺方面的知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着重完成了车削、刨削、铣削、钻削加工,通过每周八课时的实训,分别完成了以下具体操作:车床的基本操作(主轴变速箱手柄、进给箱变速手柄、光杠、丝杠手柄,正、反、停手柄地操作;溜板箱上纵、横手柄的使用等);车床上的对刀操作;车外圆操作;车台阶轴;车端面;切槽、切断;孔加工(钻孔、扩孔、镗孔加工);螺纹加工;配合件的加工等。穿插金工知识及工艺知识的理论教学,金工知识加强了金属的力学性能;铁的熔炼;铸造;锻造;焊接等热加工及切削加工等知识(如:切削运动、切削用量三要素;刀具材料;车床的型号,冷却液;车、铣、刨、磨、镗、钻、齿轮加工等方法的了解)。

教学期间把理论融合于实践中进行,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安全、质量意识,耐心指导,认真负责,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实训期间,先讲解、接着现场演示,让学生先看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动手操作,代课老师一刻都不能离开现场,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 让学生先用木头练习,等基本掌握后改用钢件,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保证合格品的加工,全班同学有50%达到了优的标准,能独立完成零件的整体加工,30%在辅导下能操作完成,20%能完成部分加工,学习效果让老师非常满意。

教师在实训期间认真负责,根据课程安排设计、绘制、打印实训图纸,学生配合积极主动,无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以后教学中还要有所突破,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积极思考,使教学更上一层楼。


③、模块课程教学评价

模块课程的考核

模块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既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又要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督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过程性考核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技能的掌握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工作)项目的实施过程来进行评价。具体从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参与项目的态度和职业素养及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从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工作任务或项目完成情况、安全意识、操作规范性和节能环保意识等方面来进行考核评价。

项目过程评价

项目过程评价也是项目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形式有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和师生之间的互评。有效的评价有着深刻的意义:①让学生学会表达,一改传统教学中,学生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少的不足,项目法教学给让每一位同学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表达,在表达中学会更好的合作。②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和竞争的统一。项目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有竞争,并强调在合作基础上有竞争,合作是竞争的前提条件,否则就失去项目教学的意义。③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掌握情况,及时把握项目设计方向和进度。

课程总体评价

根据课程的目标与过程性考核评价成绩、项目过程考核评价的相关程度,按比例计入课程期末成绩。



评价方法建议

评价方法使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为建立一套有效的学习机制,一定要结合每个项目的特点,灵活的调整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的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价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刺激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有力手段。

考核标准

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

过程考核、阶段考核、专项技术考核和综合技术能力考核相结合。过程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实习总结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从裁判员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

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掌握和达到劳动部门颁布的相应工种技能等级的应知应会程度以及本课程标准设定的课程培养目标要求。

按照模块课程的特点,模块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每月教师提交采用模块课程小结和学生成绩考核的方式,对模块化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完善模块化教学方案,确保教学质量。

④、取得的成绩

通过模块化教学,进行“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为重点,以合理精简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为核心,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于一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场所。为了开展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学校建设了钳工实训室、焊接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电子产品工艺实训室、中级维修电工实训室、机加实训基地、数控加工实训基地、电机驱动实训室、机械基础实训室、PLC实训室、楼宇智能化实训室、安防布线实训室、自动生产线实训室,教学场所努力向多功能一体化教室、一体化实训室和一体化基地转换。一体化教学场所为学生设计真实(虚拟)工作环境,布置真实工作任务,构成一个手脑并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演示下、帮助下和引导下边学边做,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不仅充分发挥了校内实验实训设备的作用,还充分利用教师下厂学习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技能,利用校企合作这一载体,努力把自身在工厂所学的最新技术技能搬到学校,实现校企合作组合新模式。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组织课程教学的基本资源。模块化教学讲义的编写就是在“知识总量不变”条件下,改变“知识的排序方式”,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结构优化、内容序化和知识细化”,对结构和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有效裁剪和深度挖掘,为形成职业课程新讲义奠定了基础。

    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从职业工作过程(或项目)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模块化课程以过程性知识(实践知识)为主,以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为辅,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

   “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由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向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转变。一体化教学方法将“教学做”、“演练检”、“讲训考”融为一体。具体地说“教演讲”要与“学做、练训”联结起来,教中学,演中练、讲中训;同时“教演讲”、“学做、练训”要与“检考”结合起来。教学手段广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建立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是开展“教学做考”一体化的重要保证。机电工程专业部、实验实训中心配备了足够的“双师”素质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具有丰富实验实训指导经验的实验实训教师共同协作完成项目,锻炼了专任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丰富了实验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积累实际教学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实施模块化“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的教师,充分利用了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实验实训条件,在开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含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课程单元设计方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考核改革方案)。专业部下达指导性教学方案,教学实施方案由课程负责人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制订,课程所在专业负责人进行审核,所在专业部审定,教务科批准后组织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头进行模块化“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并以此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通过模块化教学,教师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彻底摆脱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岗位技术要求,从思想行动上真正转变到“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上来。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教师从以传授为主,转变为以指导为主;学生的角色从被动的听为主,转变为以主动的练为主。通过实情实景、实练实训,在学中做、在做中练,在练与训中逐渐积累经验性知识,优化专业性知识,不断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模块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模块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模块化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学科化” 、“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实用、适度”,注重职业能力训练,技能训练则强调科学、规范及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两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模块化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这种教学方法,经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 存在问题

学校教师课程比较多,教育科研力量薄弱,近两年获得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较少

市政道路建设将学校分成东西校区整体办学基础功能受到影响,招生人数受到较大影响

因编制问题,教师年龄偏大,教师年龄结构趋于不合理,引进青年教师渠道不畅

8.2 改进措施

2021年切实加大教育科研力量,力争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加大投资力度,利用专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恢复办学功能

制定激励政策,加强改进,强化教师业务培训,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2021年2月


 





扫一扫分享本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