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靠自己

2013-09-28 09:02:00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45898

以我们的有限去观察认识看待世界的无限,于事事物物的感知认知总是流于不同程度的残缺肤浅。加上我们用心用功不够,还有难免的浮躁、相信经验和自以为是,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一知半解。即使能知其二,那又能有多少改观呢?因为我们知道的越多未知的也会越多,其结果往往进而又会是:只知其二也许又不知其三了,所以说,我们于外界的理解认识总是几步之外便浓雾重重,很难达到清晰彻底深刻得程度。而随着岁月的累积,眼界的不断开阔,经历阅历的日渐丰富,内心的领悟才会逐渐多一些,才会逐渐深入真切一些,这时候我们对事物的体会理解较前才可能会更明白些, 但也仅限于更明白些而已。
    没有例外,我们每个人对至理哲语 或集众人经验智慧大成的哲学的理解,若要达到真切的感觉到或彻悟往往还是要经过同样的过程,否则。至理哲言还会如天上的云一样高远飘渺。我们对理性东西的理解,最终还是要靠感性、经验、思考体会的累积,由感性直觉为起点到理性领悟之路的逻辑顺序是不可改变的。鱼在水知冷暖,事经过知难易。
    经历、体验,思考和领悟,我们会慢慢有所明白,同理,我们对已有的结论、哲理智慧的有所理解也要走同样的不断累积不断摸索,然后在突遇或偶遇契机之后而终达豁然的漫漫修远路。我们不可能拥有不经过自己领悟就能得到的智慧。不理解或不能深刻理解的真理,于我们是不存在的,或不会是真正真切的存在。有时我们会言说我们自己并不明白的真理,但这是人云亦云,其实质也许无异与学舌之鹦鹉。
    岁月经历让眼界视野日渐开阔,对事物领悟的深入,也在累积中实现。成为宝石的哲语,是前人他人经验体会思考的结晶,而要真正深刻认识理解宝石的价值意义,还得重新再走在岁月中经验思考探索的路程,否则我们便不能真正明白不能发自内心地认同,也便不能分享不能拥有了他人的智慧,最终也便不能拥有属于经由自己领悟思考而获得的水晶或宝石。 

 

 

                                       

 

图书电教中心  李 英



扫一扫分享本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