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通过对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文化涵养和语文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我校对学生进行尝试性的分模块教学,在教材选用上,我们给技能班的学生选取了应用文写作内容。一直以来,应用文教学常常被人们视为是缺少灵气的教学,比起语言清新自然的散文,生活底蕴丰厚的小说来说,应用文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但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尝试,我发现根据学生的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穿插情境教学,可为枯燥的应用文教学增色不少。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我们现在这些踏进中专门槛就想着毕业时找个好工作,胜任这个工作的学生来说,课程的实用性就是他们最大的兴趣。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就给学生剖析应用文写作的意义,告诉他们一封社交往来的书信,如请柬,一份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计划总结,一份毕业求职时就要用到的求职应聘信,都将在我们这门课程中学到,而这些都是学生最为关心的,这样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初,最基本的学习热情就具有了。
穿插情境教学,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我们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对许多事情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那么对于稍显枯燥的应用文学习就更是如此。在开学初用“实用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这种“治标”的做法已难以奏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治本”上下功夫。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更多来源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我认为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种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情境教学是通过艺术的直观和教师的语言描绘,连同教师的情感,学生的互动,共同创设一种美、智、趣的教学情境,并与亲、助、和的人际情境交融在一起,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愉快,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以达到全身心沉浸其中的境界。在应用文教学中,我尝试先进入情境,在情境中探求学习内容的做法。例如,在学习诉状的写法时,我们就先进入一个案例,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受害人,要求同学们都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受到了什么伤害,有什么样的诉讼请求,然后在教给学生这类法律方面的文书的具体写作格式。情境教学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更好的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处,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停留在空洞的理论上。
学练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了课堂的情境教学之后,许多同学就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趁着学生的这股热情,对学生进行应用写作训练很有必要。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听完写法的讲授就流露出已经会写了的意思,脸上有一种满足,但写作训练时写的东西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表现为心里明白,语言表达不出,有的表现为不符合应用文写作的语体特点,语言随意。本已流露出的满足被写作中的困难所代替,这就又一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综合讲评,让学生品味写作的快乐。
每一阶段的写作训练之后,我们对学生的应用习作进行综合讲评。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展示自己的习作,再请学生相互评价,最后由老师综合讲评。在操作时,我注意尽可能地从每个学生的习作中找出可取之处,肯定其优点,然后才指出其不足,并告诉学生一篇习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督促学生进一步修改、提高。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其他因素。
以上从应用文写作的过程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综合素质、个人气质、师生间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教师轻松自如、得体大方、庄重幽雅的教态,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生动清晰、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都能够点燃学生对枯燥的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同时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的教学对话,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向往,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这门艺术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去摸索,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因教师而异,因学生而异,愿我的这点教学尝试能够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基础部 刘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