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当前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2016-04-11 14:28:06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45898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重要内容。而企业与院校合作,利用资源优势互补,亦能减少新人的培训周期,选拔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因此校企合作对学校与企业而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互惠双赢关系。目前时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常有以下几种。

校企业合作模式一: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

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了如下两种:
      A、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
      B、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是技能提升训练。西方有些国家,如德国有的职业技术院校就是这种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二:校企互动式模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 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校企合作模式三:"订单"式合作

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培训完后,经公司组织考核合格,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这种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这种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学校很被动,培养多少人,什么时候培养,完全根据企业需要,学校没有主动权。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模式,一般在中专院校运用的比较多。

中等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学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训室,走出学校,在职业环境中进行现场教学,是提升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机电工程专业部       费宝军

责任编辑       李晓霞



扫一扫分享本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