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

2012-10-30 10:53:00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45898

2012年6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2012年第一期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心理健康教育省级培训班。在此次为期50天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认真听取领导及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都让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想就目前学习的感悟总结几点:
心理健康教育推广的迫切性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学生中存在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承受力差等问题归纳为思想品质问题,从而出现误差。实质上这些都是因为认识偏颇、情绪激动、意志薄弱、内心矛盾而产生的苦恼困惑,或受刺激、挫折而引起的心理失衡所致。我们经常发现,班级里学习好的学生,即所谓高智能学生身上有自私、虚荣、冷漠、自我为中心等现象,这足以使我们众多教育者忧心忡忡的同时,也需要反思,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矫正、未雨绸缪。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学生学习是个认知过程,所以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去学,而现在的学生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社会的各方面都有一定了解。 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不但要把这些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还要用来开导和引导学生,以帮助他们科学、合理的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心理上的困惑,从而得到健康的成长。
教师在工作中有意识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时刻都处在发展变化中,学生的心理尤其如此,这也要求教师应该具备心理学知识才能把握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应变自如。中职生处在人生的激变时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巨大的变化会让他们手足无措,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中渗透心理学知识,也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提前捕捉学生心理变化前兆,做好疏导工作。比如语文老师在教课中,可以结合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展开显形或隐性地心理健康教育,如分析人物的嫉妒心理,就可以介绍下这种心理的产生机制,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知道,原来嫉妒是这样的,我是可以这样处理的!
                                                   王愿愿
                                                2012年9月20日



扫一扫分享本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