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少平到孙少安 ——《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人生

2016-09-21 14:36:17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45898

二十多年前,初读《平凡的世界》,当时的我还正在上大学,这部小说也刚刚出版,我很快就被小说中的孙少平深深吸引了,他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他对生活的理解,对苦难的认识一直影响着我。毫不夸张,那时候的我很狂热,我的眼睛里几乎只有孙少平了,小说中的其他人物都没有真正走进我的心里,在这种狂热的驱使下,我在周末的一天半之内把当时拍摄的十四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坐在学校的录像厅里一口气看完了。

路遥先生这样描写孙少平的内心世界 “……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段话被我抄在了小本上, 直到今天,我还是总把这一段话告诉我的学生,也推荐他们去阅读《平凡的世界》。我想,一个读懂了《平凡的世界》的人,尤其是读懂了孙少平的“苦难的哲学”的人,在生活中就算是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弃世轻生。

孙少平吸引我的还有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强烈的自尊与自强,他给妹妹的信里这样写道“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每当看多了生活中的自轻自贱,妄自菲薄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孙少平倔强的身影。

孙少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林林总总,再加上当时阅读了路遥先生创作《平凡的世界》前前后后的一些文字,我固执地认定作者写孙少平就是在写他自己。先生从西德回来说“走了全世界最富足的地方,但我却更爱贫穷的中国。”我更这样理解了孙少平如何能拒绝了妹妹帮他留城的要求而选择重回了桐城煤矿。

直到去年伴随着新拍的《平凡的世界》的热播,我又一次重读了《平凡的世界》,时过境迁,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冲动的青年学生,但经典依然是经典,对于影响了我诸多选择的孙少平,我已不会像当年那样狂热,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他的哥哥少安的身上。这个背负了太多的家庭责任依然执着前行追寻理想的人而今更让我钦佩。

在孙少安十三岁时,“他父亲在他面前抱住头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见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地告别了。他多么不情愿啊!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爸也不愿意断送他的前程……就这样,他参加了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全县几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录取了。他的学生生涯随着这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也就完全终结了!”我想,在写作《平凡的世界》时多次泪流满面的路遥先生在写这一段时也一定是泪流满面的。为了这个家,为了他的弟弟妹妹能够不再像他那样,他在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在弟弟少平因为家境困难而要求辍学时都被他硬是劝了回去。

还有对待爱情,如果说对待和润叶的感情少安还有些懦弱和保守,其实骨子里更多的依然是对家庭的责任,他的妻子注定是要和他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要一起去照管那一家老小的,所以少安选择了秀莲。那么在对待秀莲时,虽然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可是少安依然给了妻子以丈夫的全部的爱。

孙少安身上的不屈于命运的抗争精神处处体现出来,他不仅要同与生俱来的贫苦搏斗,还要处处提防来自村书记田福堂的算计,孙少安就是在这样来自家庭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负重前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除了不屈服于命运外,孙少安品行中的“仁”、“恕”也是小说表现的重点。无论家庭多么“烂包”,他从未显露出对家庭的厌恶和嫌弃,他对全家老少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令人起敬,而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对家庭之爱扩展到对全村村民的爱,这是超出农民狭隘门户观念的。从担当一队之长到后来招揽村民到自己的砖厂上工,以及慷慨捐资助学可以看到这一点。而他对自己初次创业失败村民对他的“背叛”更表现出令人敬佩的胸襟,在二次创业成功后仍不计前嫌地帮扶他们,孙少安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仁者”的典型。在富裕起来之后,出巨资为村里翻修学校,并当选为新一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尽管只有高小文化,孙少安凭借生活的历练和聪慧的天资,使他对社会有着超出一般农民境界的独到理解。例如他初次见到田福军时一番让“农民撒手干想干的事,上面不要老指手画脚”的言论,其实质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还有他在文革末期搞的“生产承包责任组”,其内容已同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差无几。

于是再看《平凡的世界》时,我又觉得作者写孙少安其实是在写他自己,仔细想想,孙少平,孙少安都是平凡人,是千千万万的过着平凡生活的平凡人,但他们又都是不平凡的。他们抑或都是作者自己吧?

                                    


基础部      刘丽君

责任编辑      李晓霞



扫一扫分享本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