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中山大学学习心得之三

2016-11-25 10:58:19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45898

为了提升学校管理人员组织管理水平,11月6日—11日,学校组织十一名教师参加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在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中,中大教授们先后为我们讲授了《中国历史中的行政智慧与领导艺术》、《博弈论与决策管理》、《常见公文写作技巧》、《工匠精神与精细化管理》、《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互联网与大数据》等管理知识课程,课程内容很多知识面很广泛,但通过教授们把知识内容深入浅出,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使我受益匪浅,既拓宽了视野,增强自身知识面,也开阔了思路,增强自身管理水平。

石凤岐博士的《工匠精神与精细化管理》讲座,对职业教育有很多启发。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从源头抓起,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让学生在锤炼技能的同时,将“创新基因”深植于心。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全方位的培养,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职业素养、职业理念,使之真正成为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并创造高效劳动价值的 “工匠”型人才。

工匠精神,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更加完美路线,那么工匠精神核心内涵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

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
  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应该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钻研技能、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职业精神,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理念这三个层次。培育和塑造工匠精神要强化职业培训,夯实产生工匠精神的人力基础;健全政策措施,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机制;强化价值激励,营造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文化。

“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精于细节的执着,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

工匠精神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及看法,笔者认为,工匠精神是钻研技能、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职业精神,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理念这三个层次。

在职业技能上技能精到、技艺过硬。在本岗位乃至本行业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拥有一技之长,技艺娴熟专业,能够掌握工作岗位的主动权,成为得心应手的能工巧匠。

在职业素养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对待工作刻苦学习钻研,在产品的技艺、流程和品质等各个环节耐心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极致,把自身的潜能全力展现出来,以质量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

在职业理念上敬业守信、责任担当。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认真负责、忠于职守的事业心,信念执着的工作态度,荣辱不惊、物我相忘的职业品质。

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理念这三个层次内容相互联系,要求依次递进,构成技术与信念、精神与实践、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的整体,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职业技能是基础,是工匠精神依附的载体,得以产生、发展的平台;职业素养是关键,是把技术技能付诸实践,让潜在能力素质得以充分外化、物化的最终环节,体现出一种理性选择和价值追求;职业理念是内核,是内在的职业灵魂,源于对所从事工作的敬畏与热爱,体现出一种做人做事态度和精神境界。

开展职业教育,不但要遵从教育规律、认知规律,还要遵循职业发展规律、技能形成规律,着力培育和塑造工匠精神,满足经济创新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机电工程专业部      费宝军

责任编辑       李晓霞



扫一扫分享本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