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习领域”课程与我国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的不同

2013-03-15 15:27:00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量:45898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主,通过企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技术工人。“学习领域”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方案。“学习领域”就是为一个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构成。德国“学习领域”课程与我国传统学科体系课程存在本质的差别,分析、发现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开发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编排体系不同
“学习领域”课程是从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和程序入手,划分不同的行动领域,重点放在行动上,不是抽象的理论入手,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技能性。我国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体系是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穿插相关实习环节。学生学到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系统的。但是对于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而言,却是不完整的。学生上岗后,职业行动能力差,需要企业重新进行岗前培训。
二、课程内容不同
  “学习领域”的主要内容是职业任务设置,是按照工作过程展开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排序。这样,针对行动序列的每一个过程环节编排相关的课程内容,工作过程无疑就成为课程内容重组的参照系统。学生紧紧联系工作岗位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从而能有效、全面地掌握一门职业技能。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强调实际存在的知识,即所谓的陈述性知识,主要解决涉及事实、概念的“是什么”问题及涉及原理、规律“为什么”的问题。承载陈述性知识的客体往往是脱离个体而存在的文本。重在育人本身而无具体的职业目标的教育,目标是比较宽泛的普通教育,使职业教育脱离工程背景,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三、课程的传授方式不同
     对于“学习领域”而言,学习是一种行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再是“受教”的个体。教师不再是“施教”的主体,是学习行动的咨询者、组织者、协调者。教学过程以获取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即通过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集成传授课程内容。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传授方式,学生认真地复制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四、课程考核的方式不同
    “学习领域”课程,不再只注重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能力必须靠学生在职业实践中自主形成,这就需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教学方式,是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评价的标准是好与更好,不是传统教学考核方式的对与错。
 
  机电工程专业部    费宝军



扫一扫分享本页

分享